馬弗爐煅燒的原理
馬弗爐煅燒的原理
煅燒是天然或人造化合物的熱解離或晶型轉變過程;此時,化合物被熱分解成更簡單的化合物或發(fā)生晶型轉變。碳酸鹽的熱解稱為焙燒。
煅燒:在空氣或惰性氣體中,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熱處理,稱為煅燒或焙燒。
煅燒是天然或人造化合物的熱解離或晶型轉變過程;此時,該化合物被熱解離成成分更簡單的化合物或發(fā)生晶型轉變。碳酸鹽的熱解稱為焙燒。煅燒操作可用于對礦物原料進行直接加工,以適應后續(xù)工藝要求,也可用于化學選礦的后處理,制備化學精礦,滿足用戶對產品的要求。
煅燒過程中主要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有:
(1)熱分解。去除化學結合水、CO2、NOx 和其他揮發(fā)性雜質。在較高溫度下,氧化物也可能發(fā)生固相反應,形成活性化合物狀態(tài);
(2)再結晶可以獲得一定的晶體形狀和晶體尺寸、孔結構和比表面積;
(3)微晶適當燒結,提高機械強度。影響煅燒過程的主要因素有:煅燒溫度、氣相組成、化合物的熱穩(wěn)定性等。因此,根據(jù)各種化合物(如碳酸鹽、氧化物、氫氧化物-硫化物、含氧酸鹽等)的熱穩(wěn)定性, ,可以控制煅燒溫度和氣相組成以選擇性地改變某些化合物的熱穩(wěn)定性。組成或晶型發(fā)生變化,再用相應的方法處理,即可達到去除雜質和分離富集有用基團的目的。
馬弗爐:馬弗爐。馬弗指包,火爐指熔爐,熔爐。馬弗爐在我國的常用名稱有:電爐、電阻爐、毛富爐、馬弗爐。
馬弗爐是一種通用的加熱設備。按外觀形狀可分為箱式爐管式爐坩堝爐。馬弗爐按國籍分為國產馬弗爐和進口馬弗爐。
按加熱元件分有:電爐絲材馬弗爐、碳化硅棒馬弗爐、硅鉬棒馬弗爐;
按額定溫度一般分為:900度系列馬弗[1]爐、1000度馬弗爐、1200度馬弗爐、1300度馬弗爐、1600度馬弗爐、1700度馬弗爐。
按控制器分有以下幾種:指針表、普通數(shù)顯表、PID調節(jié)控制表、程序控制表;
按保溫材料分有普通耐火磚和陶瓷纖維兩種。
馬弗爐為循環(huán)操作式,用于實驗室、工礦企業(yè)、科研單位的元素分析測定和一般小鋼件淬火、退火、回火過程中的加熱。高溫馬弗爐還可用于燒結金屬和陶瓷。 、溶解、分析等高溫加熱。
特征:
(1)本產品應用范圍廣,可用于重量分析:有機物和煤灰的測定等。 (2)加熱元件設置在內四壁上,加速升溫,加熱均勻。
(3)加熱元件采用特殊耐火材料制成,完全隱藏在內壁內,避免與腐蝕性氣體、蒸汽等接觸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(4)馬弗爐與控制部分分開設置,使電子溫控器即使在長期運行的情況下也能準確掌握溫度。
(5)馬弗爐的爐殼是雙層的,其間空氣流通可保持爐面低,不用擔心燙 傷。
(6) 顯示面板指示的數(shù)字設置和溫度。
保養(yǎng)及注意事項:
1、馬弗爐**次使用或長時間閑置后再次使用時,必須進行烘烤。在室溫 200°C 下,烘箱時間應為四小時。 200°C 至 600°C 四個小時。使用時,*高爐溫不應超過額定溫度,以免燒壞發(fā)熱體。禁止將各種液體和易溶金屬倒入爐內。馬弗爐應在低于50℃的溫度下工作。此時,爐絲壽命更長。
2、馬弗爐及控制器必須在相對濕度不超過85%,無導電粉塵、爆炸性氣體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工作。當需要加熱帶有油脂等的金屬材料時,大量的揮發(fā)性氣體會影響和腐蝕電熱元件的表面,使其損壞,縮短壽命。因此,應及時防止加熱,將容器密封或適當打開取出。
3、不要在高溫下突然拔出熱電偶,以免夾套爆裂。
4、按技術要求,定期檢查電爐與控制器的接線是否良好,移動時指示器的指針是否卡滯、停滯,并用電位器對儀器因磁鐵、退磁、線材膨脹,彈片疲勞和平衡失效引起的誤差增加。
5、馬弗爐控制器應限制在0-40℃的環(huán)境溫度范圍內使用。
6、經常保持爐膛清潔,及時**爐內氧化物。
制作注意:請勿在爐內烘烤易燃易爆品,以免發(fā)生危險!不要加熱揮發(fā)性腐蝕性物質,否則會影響其使用壽命。